第二课堂/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工程”实施方案(修订版)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3-17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的工作要求,大力推进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切实发挥好共青团服务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的重要作用,秉承“近知、近仁、近勇”校训精神,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落实第二课堂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和运行模式,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五育并举”、 “三全育人”,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的建设理念,不断健全学生发展服务机制,实现第二课堂活动的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创新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可呈现的人才培养。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提供重要依据。

二、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同属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载体,两者是统一的整体。

(二)创新性原则。第二课堂建设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三)系统性原则。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目的,根据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以及学生的实际,构造较为系统、多元化的第二课堂体系,全面提升各方面综合素质。

三、培养目的

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工作,践行我校“三元育人”教育理念,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面发展新平台和青春回忆的新印记,为团组织提供工作全面覆盖的新抓手,为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创造新格局,从而形成学生、学校、社会的有效联接,为深化新时代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做出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四、制度机制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客观记录、科学评价、促进成长、服务大局、提升工作、融入社会”等六方面功能。通过该制度推动第二课堂活动的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学校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可呈现的一整套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机制主要采用“4+1”:4指“四个体系”,分别为“课程项目体系、记录评价体系、数据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1指“一个产品”,即“第二课堂成绩单”。

五、组织领导

为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学校成立“第二课堂活动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干甜担任,副组长由刘春斌担任,组员由党办、校团委、教务处、学工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在校团委下设“第二课堂”办公室,并成立“第二课堂”工作推进小组,由校团委牵头实施,负责全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统筹规划、指导、考评等工作。在学院、班级成立“第二课堂”管理工作组,定期开展工作培训,完成学院及班级第二课堂课程管理和学生学分的认定、公示和上报等工作。

六、具体实施

学生需根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规定,参与并完成“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考核,方可获得“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至少获得“第二课堂成绩单”4个学分,“养成教育”2个学分方可毕业。

学分构成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创新创业创优、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团学工作履历、特色发展项目、课余开放实验实训项目、“学生养成教育”相关项目等共九大类,全日制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包括必修2学分和选修4学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类为必修项目,需修满2个学分;创新创业创优、社会实践实习、志愿服务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团学工作履历、特色发展项目、课余开放实验实训项目、“学生养成教育”相关项目类为选修项目,累计修满4个学分。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每学年达到2个学分及以上方能参评各类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五四评优”等校、院级奖励和荣誉。“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核定工作于线上常态化进行,由校团委与各学院团总支具体负责实施,由各学院团总支进行存档,学院审核结果无误后报送,校团委将于每学年末进行统一公示,并向教务处备案。

  1. 德育培养工程

    “百行德为首。”“德”在“五育”中首当其冲第一位,通过德育,使广大青年学子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情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学院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主动作为,深化德育教育内涵,拓展德育活动空间,丰富德育工作形式,使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得以增强。

    对应的项目:

    1.我的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各级党校、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学习培训,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活动,思想成长类主题报告、讲座、比赛、团日、班会、参观等,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累计必修2学分,累计不超过2学分。

    2.我的能量——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支教助残、公益环保、赛会服务、无偿献血等各类志愿公益活动的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选修,累计不超过2学分。

  2. 智育培养工程

    “立身智为本。”新的时代,有新的历史重任,同样需要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具有担负历史重任的知识与能力。通过智育,为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充分发展智力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这是总书记对学生群体所提出的成长要求,给出的成长路径,更是总书记为教育工作者点亮的 “指示灯”,划定的“路线图”。

    对应的项目:

    1.我的翅膀——创新创业创优:通过创新创业竞赛、创业实践、创业培训等方式获取。选修,累计不超过2学分。

    2.我的价值——课外科技活动:通过参与各级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发表论文、取得专利、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获取。选修,累计不超过3学分。

    3.我的勋章——团学工作履历:学生在校内党团学组织的工作任职履历及获得的相关荣誉。选修,累计不超过2学分。

    4.我的探索——课余开放实验实训项目:各类功能实验实训室在完成计划内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设施条件等资源,由教师申报、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实验实训项目。选修,累计不超过2学分。

  3. 体育培养工程

    “体魄是后盾。”弘扬体育精神,以体育为学生健康的人生奠基。通过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体力和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和卫生习惯。“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和体育类活动,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高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体育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知识、行为养成的整个环节当中,是大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现实存在。

    对应的项目:

    我的光芒——特色发展项目:参与体育活动,校外、校内、院内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学生自选的常年坚持的锻炼项目,还有渗透于各类体育活动中的有益于人生与事业的体育精神的培养计划。选修,累计不超过2学分。

  4. 美育培养工程

    “美是德之基。”通过美育,可以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构建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良好环境氛围。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加强对美育工作顶层设计,并遵循艺术教育规律,以润物无声方式启迪思想、温润心灵。

    对应的项目:

    我的习惯——“学生养成教育”相关项目:通过养成教育,使全校的学生养成多种美德和好习惯,养成优良的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爱党爱国爱学业,心理健康、心态积极、内心强大、自身充满正能量,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为成就事业、成就人生奠定良好基础,为闯荡职场、融入社会提高核心竞争力。必修,累计不超过2学分。

  5. 劳动教育培养工程

    “劳必须打磨。”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养成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初步掌握现代生产和基本知识技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把“劳”字列入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载体与结合点,要努力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情怀,最终推动在广大青年学生的接力奋斗中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对应的项目:

  6. 我的成长——文明实践、社会实践实习:寒暑假社会实践及其他实践活动的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选修,累计不超过2学分。如:“三下乡”、“返家乡”,寒暑假“4+X”等一些活动;

  7. 我的能量——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支教助残、公益环保、赛会服务、无偿献血等各类志愿公益活动的经历,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选修,累计不超过2学分。

    七、政策保障

    (一)制度完备,操作规范。为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作用,健全完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相辅相成的工作机制,学校以模块化管理为着眼点,以融入人才培养、服务学生发展需求等为主要原则,强化第二课堂的全流程管理,修订《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第二课堂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作为全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运行更为规范、更加有效的指导文件和实施标准,成为学生五育并举推进、综合素质提升的客观评价规则。

    (二)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的重点项目。各单位要从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的重要意义,强化工作指导,各学院要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队伍,明确责任、突出重点,以态度实的作风扎实组织实施好此项工作。

    (三)扎实推进,形成合力。“第二课堂”涵盖内容广,涉及领域多。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机制,全面推进团、学、教务等部门共同参与“第二课堂”工作,将“第二课堂”整体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规划,明确要求,保证质量,与第一课堂在实践和管理上进行充分衔接。

    (四)落实保障,形成机制。全校上下要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第二课堂”的浓厚氛围。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校内活动场所和辅助设施的建设,为“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提供经费与场地保障。逐步出台促进“第二课堂”制度建设的激励、奖励机制,建立“第二课堂”监测评估体系,依托数据信息体系开展课程项目的发布、管理、评估,实现学生参与课程项目的记录、评价、认证。重点突出将“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升本推研、推优入党等的重要评价。

    (五)强化考核,探索创新。各学院要把开展“第二课堂”作为学院党建带团建的重要内容,学校将定期督导各学院“第二课堂”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开展情况,对组织不力、推进迟缓、效果不佳的单位进行通报。各学院要根据本实施办法,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在把握和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阵地建设,探索“第二课堂”的新规律、新实践、新做法,努力形成可传播、能复制、易借鉴的成果案例经验。

    (六)营造氛围,扩大影响。各学院要做好宣传动员和活动推广工作,充分运用新媒体等手段,大力宣传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成果,激发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扩大“第二课堂”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

     

编辑:张一帆